fbpx

Archive

- 行銷趨勢

SEO搜尋引擎優化是什麼?怎麼做?SEO新手也能看得懂的教學指南

SEO搜尋引擎優化是什麼?怎麼做?SEO新手也能看得懂的教學指南 ? 相信許多人在設計網頁或是經營網站時常聽到人說SEO要優化,但SEO的優化具體來說又是什麼?您知道什麼是SEO嗎? SEO為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的英文簡寫,翻譯成中文的意思為「搜尋引擎優化」。那SEO是什麼?簡單來說,如果網站的優化狀況對搜尋引擎來說是理想的話,網站的自然排名就會在比較前面,那當使用者在搜尋引擎搜尋關鍵字後,網站也會出現在搜尋結果的前幾頁,網站排名越高,排序越前面,也越容易被看到。 當然,每一個自有網站的公司都會想爭取搜尋結果的前幾頁,甚至是希望可以把自家網站成功推上搜尋引擎首頁的第一順位,讓人第一眼就注意到並吸引人點擊進網頁瀏覽;但隨著現在的網路速度越來越快,大多數搜尋者對於搜尋時要點到第二頁、第三頁、甚至是更後面幾頁的搜尋結果,基本上是沒有耐心的,也因此坊間有個說法是:「如果您的網站不在搜尋結果的前三頁,使用者基本上是找不到您的網站的。」這也是為何人人都追求自己的網站可以排在第一頁甚至是第一名,目的就是為了爭取曝光率並被使用者點擊訪問。 以下簡單分成幾個面向來說明: 1.搜尋引擎 目前較為知名的搜尋引擎就屬Google及Bing了!當然,以使用者和知名度來說的話,Google的市占率明顯是遙遙領先Bing的,這邊可能會有人想問:Yahoo也有搜尋引擎,為什麼沒有在這裡拿出來一起做比較呢?原因是因為Yahoo在很早之前就沒有在開發搜尋引擎了,Yahoo的系統是採用Bing作為搜尋引擎,因此嚴格來說並不算是自有的,我們也就不在這個地方拿出來做比較。 其實Google跟Bing這兩個搜尋引擎各自都有自己的演算法(透過各種數據演算出網站的權重,進而決定網站的排名),但因為這兩家供應商的演算法有所差異,特別是Google的演算法更新的非常頻繁,甚至一天內可能會更新多次,因此,做為一個行銷人員則要隨時注意Google和Bing是否有調整其演算法規則,並不斷調整網站裡的資訊內容以符合SEO的規範,藉此才能達到提升網站排名的作用。 2.Google搜尋引擎 Google是近年來最廣為人使用的搜尋引擎,日常生活裡只要碰到問題大家第一個反應可能也會是:「查一下Google吧!」其實這也間接透露出Google在人們心中已經漸漸成為搜尋引擎的代名詞了。正因如此,大家開始逐漸把重心轉移到Google的搜尋結果上,對於搜尋結果的排名也相較以往更來的斤斤計較。 以下就來探討一下Google搜尋引擎對於SEO優化所注重的點,同時也可以作為優化的第一步參考: Google在2008年最後一次發布SEO搜尋優化的白皮書後就停止再發布新資訊了,這份白皮書是目前比較完整且目標比較明確的優化指南參考,裡面也有提到如何做好網站的SEO優化,並提供設定及調整的方向做參考。雖然後面Google沒有再發布類似的優化白皮書,但還是有在Google官方的說明頁或是部落格內陸續提出SEO優化的建議,只可惜後續的建議對真的計劃要做SEO優化的人來說,相較之下就不像白皮書一樣讓人容易理解跟操作了。 當然,在目前沒有白皮書的建議及說明下,我們仍然有一些基礎可以來進行網站優化的調整,就如同先前提及的搜尋結果商業化,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Google關鍵字廣告,所以以下我們就分為付費排序及自然排序兩個部份來說明。 3.自然排序 簡單說就是不花錢的情況下透過SEO優化的基礎,讓網站可以排在搜尋結果的前面,以目前Google的搜尋結果來說,一頁會有十筆的搜尋結果,這些排序就是透過前面所提到的「權重」來決定排名,也因為目前權重的計算非常的細,Google演算法也會不斷更新調整,所以目前的排序是隨時會變動的。因此,做好SEO的首要重點就是幫助使用者能在最快的時間找出對他們最有幫助的資訊,這樣才能使得網站的排名能維持不變或是不至於掉得太快,而這部分也是現階段多數行銷公司內SEO項目在協助調整規劃的,舉凡如網站標題、網站描述、各頁面的h1、圖片是否有Alt…..等,都是在做SEO優化的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而上述的這些項目就是行銷公司要提供給客戶的建議及優化的方向了。 4.付費排序 目前Google的廣告已經區分出多種的廣告方式了,例如像關鍵字廣告、多媒體廣告、影片廣告(YouTube)、商品廣告等(這部分後面章節會詳細說明),操作者可以自行使用Google帳號開立廣告投放帳戶自行操作,也可以透過行銷公司的代理進行廣告投放,這兩種放廣告的方式主要差別在於:如果採用第一種的方式自行投放廣告的話,操作者需對廣告優化等相關內容要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及理解,因為廣告投放並非只是將錢投入後讓系統自己跑廣告成效就會很好,在廣告的部份還需設定受眾、關鍵字及地區等等可能有影響的相關部份,也正是如此,許多公司在剛開始都是先嘗試自行投放廣告,等到發現成效不如預期時再進而轉向由行銷公司代為投放。而第二種委任行銷公司代理投放廣告,主要是因為行銷公司內會有熟悉廣告投放流程及設定的行銷人員,可以快速協助客戶製作廣告投放內容、設定投放方向、協助規劃預算、或是設定網站的追蹤及提交報告等等,讓業主可以透過說明瞭解目前廣告投放的成效及未來投放的方向和建議,所以很多公司會在多方考量下仍是選擇由行銷公司代為投放;但要注意的是,行銷公司相對的也會從中收取一定的廣告投放代理操作的手續費。 小總結: 其實自然排序和網站息息相關,因為很多企業或公司不太希望長期付費投放廣告,進而選擇SEO網站優化,但要注意的是,自然排序是必須時常注意跟調整的長期計劃,尤其是網站的SEO優化完整度會影響網站的自然排序,為了符合搜尋引擎供應商不斷變動的規則,持續調整並保持搜尋引擎最佳化才能確保網站流量長期增加,穩定增加網站點擊率! 那關於付費排序的部分,如果在網站初期上線人流不高時,付費排序也是建議必須要執行的一環,倘若只想透過自然排序來達到曝光效果也不是不行,但由於目前資訊發展快速,只利用自然排序來達成曝光目的所花費的時間相較會來得比較久,很多時候商品的曝光及銷售是具有時效性的,因此透過付費廣告曝光也可以說是一種最直效、短時間內最快達到目的的方式! 最後提醒各位,SEO就是行銷手法的其中一種,SEO的操作基本上就是將一個網站優化成一個「高價值網站」的一個過程,藉由一系列的操作讓網站滿足搜尋引擎的規則、提供使用者良好的搜尋體驗,達到曝光效果增加流量,無論是自行操作或是請行銷公司協助處理,我們都還是建議自己要對SEO有個基礎的概念,以免花費大把時間和金錢卻見不到任何成效。 以上是SEO的基礎概念,如果想了解更多行銷重要概念,或是諮詢獲取免費SEO企業健檢報告的話,可以透過填以下聯絡我們表單洽詢! 姓名(必填項目) 電子郵件地址(必填項目) 電話號碼(建議填寫此項,將會有專人與您聯絡) 詢問項目(必填項目) SEO網站優化 數位廣告投放 SEO網站設計 社群媒體經營 網紅口碑行銷 企業品牌規劃 諮詢內容(必填項目) 看更多行銷趨勢文章 SEO搜尋引擎優化是什麼?怎麼做?SEO新手也能看得懂的教學指南 或許不會在短期內顛覆整者廣告界,但是這種令人快高潮的對話式人工智能模型可能可以對有經驗的的行銷人員有所幫助。 Read More » 2023/03/15 尚無留言 2023年行銷趨勢 2023 年營銷趨勢 營銷世界光速發展,跟上這些變… Read More » 2022/12/19 尚無留言 「全聯先生」廣告的成功關鍵 土到讓人印象深刻!「全聯先生」廣告的成功關鍵 一個… Read More » 2022/12/12 尚無留言
行銷趨勢, CHATGPT, OPENAI, 可以用在行銷上嗎-雅典娜整合行銷

行銷趨勢-ChatGPT可以改變數位廣告的生態但不會是革命性的改變!至少現在還不會..

ChatGPT可以改變數位廣告的生態但不會是革命性的改變!至少現在還不會? 自去年11月首次亮相以來,OpenAI的ChatGPT以其前所未有的能力生成有意義且連貫的文字,吸引了整個廣告行業。微軟迅速投資了100億美元,BuzzFeed表示它將使用它的產品創建內容,這項技術是Mint Mobile和Avocados from Mexico品牌活動的核心。這一發展讓人工智能重新回到行銷人的重視名單,尋求更快創建且更便宜運行的廣告活動,特別是在當前較嚴苛的經濟環境,可能導致廣告預算緊縮的情況下。像ChatGPT這樣的高級語言模型,使用自然語言處理和GPT-3技術,可以以人類所需的成本和時間的一小部分生成大量高質量的內容,Jobi Capital的增長行銷主任Lanie Shalek解釋道。Shalek另外也表示:“這可能會導致廣告和行銷行業的轉變,因為公司可能開始在電子郵件、短信、社交媒體甚至是與KOL的合作中更加依賴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然而,其他許多專家指出,像ChatGPT這樣的人工智能工具確實可以改變廣告業務的許多方面,但大多數人也同樣提出了許多警告信號,並指出在將人工智能整合到行銷中時必須同時進行的其他流程。目前,ChatGPT的崛起更可能是提升了行銷的效率而非大規模地翻轉現有的行銷模式。 OPEN AI 可以應用在內容創作嗎? 大多數專家都認為,ChatGPT對行銷的內容創作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其生成內容的速度是人腦遠遠不及的,並解決了可能受限於不同風格的創意。但是,AI在低成本和高速度方面提供的東西還是無法完全提供人類性,這是任何讀過AI所生成的文案內容的人都還是會看到奇怪或不通順的地方。    ChatGPT 可以取代人類嗎? ChatGPT也有從頭開始創造內容的限制:它可以整合和編輯已經存在的信息,但它仍然無法提供行銷活動一個的有生命力新想法。因此,雖然它可以通過LSAT考試,但目前就商業價值上他仍然無法取代人類的思考。無論是進行市場調查,還是單純向 ChatGPT 提問,都需要一個熟練提問技巧的人,才能夠得到滿意的回答。因此行銷人員也需要具備篩選和過濾的能力以利用AI來產出最合適的內容,不論是前端或後端的工作都需要在人員招募和訓練上做的投資,但是有相當大的機會會讓整體內容產量提高。   有人類的過濾和篩選 ChatGPT 會是2023相當強大的行銷工具 ChatGPT 和人工智慧文本生成都還是需要人類的篩選跟過濾,德國的肯德基App 就出了個大包,在一個納粹迫害猶太人事件(Kristallnacht )的紀念日當天發出通知要粉絲用它的食物標記這個事件的週年紀念日,德國的肯德基當然火速刪文並道歉,並說明發生這個錯誤的原因是與“AI自動將重大國家紀念活動與社群媒體連結所產生的結果”。人工智慧生成的文字很可能是一個很好的靈感發掘和草案概念的画布,但是品牌與行銷人員還是需要站在最後來監督所有內容的產出。  看更多行銷趨勢文章 2023年行銷趨勢 2023 年營銷趨勢 營銷世界光速發展,跟上這些變… ...
- 行銷趨勢

2023年行銷趨勢

2023 年營銷趨勢 營銷世界光速發展,跟上這些變化並不總是那麼容易, 且後疫情的消費者們的態度和偏好正在迅速改變。 那麼,你如何才能在一個前所未有的事情變得普遍的世界中取得成功呢? 1. 網紅營銷將演變成一種常見的營銷策略。  僱不起擁有數百萬粉絲的名人及網紅?沒關係。事實上,超過56% 的投資於網紅營銷的行銷人員反而選擇與微型網紅合作。 微型網紅(Micro-influencer ),又稱為素人宣傳是社交媒體推廣者,擁有較少的追隨者(通常為數千至數万名追隨者)。儘管他們的關注者較少,但由於他們的參與度較高,因此他們的貼文往往更有衝擊力。 這些有影響力的人也在他們的行業中找到了一席之地——這就是為什麼他們開始在轉化潛在客戶、與觀眾建立聯繫和提高品牌知名度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以台灣來說的微型影響者於社交平台上有一定數量的追隨者,一般在 1,000-10,000之間,而他們平均每個貼文的點讚數量莫約在 100- 500之間。比起一般人,由於微網紅在社交平台的分享對象以自己的朋友為主,故多以個人化的形式分享產品,這可以避免過分的硬行推銷形象。 因為微網紅得形象仍然被認為是“普通人”(不像難以接觸的名人),他們的觀眾實際上更可能相信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因此網紅行銷真正的影響力在於參與率(點擊、訂閱和購買)。 美國網紅行銷機構 Mediakix 還根據網紅、粉絲與互動率三個數據,將 Influencer 分成不同的對應等級: 大型網紅(Mega-influencer):粉絲追蹤數大於 100 萬 中網紅(Macro-influencer):粉絲追蹤數 50 萬 – 100 萬 小網紅(Mid-tier influencer):粉絲追蹤數 5 萬- 50 萬 微網紅(Micro influencer):粉絲追蹤數 1 萬 – 5 萬 奈米網紅(Nano influencer):粉絲追蹤數 1 千 – 1 萬 2. 保持內容簡短的影片行銷模式 雖然長影片可以為觀眾提供有關產品、品牌或服務的深度和大量信息,但其實在現代,使用短影片直達主題實際上會更有效。  短影片不僅佔用更少的頻寬,在現代社群媒體資訊量爆炸且節奏快速的時代,媒體中充滿巨量資訊,導致現代人耐心降低,主打短影音的非常適合在各種人群中獲得觀眾的注意力。這可能就是 TikTok,以及前幾年 Snapchat 等平台獲得快速增長獲得市場興趣的原因,滿足現代人吸收資訊追求的速度感,成功模式也同時帶動YouTube、Facebook、Instagram等社群平台都相繼推出短影音相關功能與服務。 短影音時間雖短,但只要品牌與KOL精準溝通、設定好影片調性與風格,也能透過短影音提升品牌形象並創造熱度。品牌主也可以思考行銷目標,根據不同社群平台的特性,達到觸及率、互動率等不同目的。 3. ...
- 行銷趨勢

「全聯先生」廣告的成功關鍵

土到讓人印象深刻!「全聯先生」廣告的成功關鍵 一個好作品,往往來自開始。 全聯福利中心的第一次工作簡報是由全聯董事長林敏雄親自說明,地點是在他建設公司的辦公室,而不是在全聯的會議室,而且就是董事長一個人與我和另外兩位奧美夥伴,一位是唐心慧,她爸爸是董事長的朋友,這個生意是唐心慧引進的,另一位是李景宏,剛升上來的總經理,也是我過去的最佳智囊。一開始董事長並不是有紀律地介紹他的商業課題,而是有點自怨地聊起經營全聯的辛苦,由於利潤很薄,他必須到處省錢。 「7-ELEVEN都是開在十字路口,我們的店都是開在社區的巷內,而且沒有停車場,就是要省下租金,一般超商天花板都安置了X支日光燈,我們只能安裝Y支燈管來省錢,一般超市的走道寬度有A米,我們的只能有B米來節省空間⋯⋯。」其實他要表達的是,全聯福利中心在民營化之後,為了要在這麼競爭的環境中繼續保有福利中心的價格競爭力,必須錙銖必較,每分錢都不能浪費。 聽完林董的苦經之後,回到公司,我在三樓電梯旁的抽菸室裡遇到了李景宏,很有默契的,他也想到了「什麼都沒有」才是最便宜最好的支持點,所以我們一拍即合,第二天就找了策略及創意團隊來簡報,當時的執行創意總監胡湘雲與現在的執行創意總監龔大中,也認同。 業務陳婉瑜與策略總監Jeffrey和施淑芳根據這個「全聯什麼都沒有」的概念,又去追問客人還有什麼「不如人」的地方。後來知道全聯正打算改用石英磚換掉原來陳舊的地板,我們連忙建議暫時先不用換了,這些所謂「不如人」的地方,正是支持全聯並沒有什麼成本可以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的證據。 這個「什麼都沒有」的策略背後有著一個消費者洞察:「羊毛出在羊身上」、「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所有成功策略的根據,一定有一個顯而易懂的人性洞察或消費心理,全聯的廣告片是一個老實憨厚的平凡人,很直白地介紹全聯福利中心沒有明顯招牌,沒有寬闊走道,沒有漂亮制服,沒有美觀的地板,沒有停車位,只有實實在在的便宜。 相信專業的好客戶 這支廣告上映後,立即成為人們討論的話題,人們覺得意外,怎麼會出現如此自曝其短的廣告宣傳。上片不久,甚至全聯內部有些擔心的聲音。開會時,我就直接問了董事長覺得這支廣告片如何?他說前兩天他去參加一個社交晚宴,遇到一位女士對他說:「董事長,你們怎麼上了這麼一支好土的廣告片啊?」他就問她:「那麼,你回憶這三個月來有沒有記得什麼廣告?」她想了許久才回答:「我想不起來耶!就只記得你這支好土的電視廣告。」他回答她:「那就表示這支廣告是很成功的啊!」有了董事長的祝福,我心裡非常高興,而廣告也繼續播出著。 我覺得林董事長真是個好客戶,什麼是好客戶?就是知道自己要什麼,知道自己不懂什麼的客人。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才會給予代理商一個明確的商業課題,知道自己不懂什麼的人,才會相信專業,並且懂得如何運用專業。我們這十年來提了許多創意給董事長,而董事長最常有的回饋是「這個創意我看不懂,但我相信你們」,或是「這個廣告怪怪的,但我相信你們」。就是他這種相信專業的態度,讓奧美的團隊更加努力,追求卓越的專業水準。 全聯的第一支廣告上片之後,很快就成為當年最紅的廣告,客戶很高興地在一次開會之後,拿了許多日誌本送給我們,我們一看這些日誌全是來自不同廠商的印製,比如:寶鹼,聯合利華⋯⋯實在真省。時間過得很快!就到了第二年要製作新年度的廣告片,於是客戶和大部分的客戶一樣期待一個全新的腳本,希望能夠再創高峰。 然而,我向客戶說了一個故事:「幾年前,柏青哥這個遊戲從日本風行到台灣,我身為廣告人,對於流行的事物,總是需要去嘗試,探索與瞭解。於是我和幾個要好的同事就進去了一家林森北路上規模不小的柏青哥店。對著遊戲機,我是完全不懂怎麼玩,只能看著左右的客人,跟著有樣學樣,我投下代幣轉動旋鈕,投了幾回,忽然機器鈴聲大響,閃燈亂轉,機器內的鐵球不斷滾了出來,我嚇了一跳,不知怎麼回事,難道是我把機器弄壞了,正想去動一下轉鈕,調整一下機器,旁邊的老顧客熱心地阻止我,說千萬不要亂動,恭喜你,中大獎了,獎金鐵球叮叮咚咚不斷繼續掉出來,我贏了三千多元⋯⋯。 這個故事告訴我,當我們無意間找到了一個成功的廣告按鈕,千萬不要移動。因為繼續這個廣告活動將會讓你的收銀機繼續響個不停,我們應該持續一個成功的廣告,直到收銀機的響聲停止。」 全聯的客戶聽進了我的忠告,結果相同的廣告定位與風格持續了十年,成為台灣超市通路的第一品牌,無論在銷售上、形象上和店數上,都是第一! 往往在創作的過程中,我們並不知道做對什麼事,但是當創作作品獲得廣大宣傳的效果時,我們必須回顧並且理解到底在這過程中做對了什麼。商業性的創作和所有的商業行為一樣,都是經過無數的風險評估與管理,目的都是想獲得最後結果的成功,但是成功的總是少數。 然而,商業性創作行為最可惜的就是,當你有了成功的作品,卻不懂得持續下去;當我們的作品在市場有了迴響,我們必須要做的是透過專業的思維,結晶出到底是什麼元素挑起人們的新鮮感,並且梳理出到底是什麼因素引發人們的共鳴。 所有偉大的品牌,都是因為品牌背後的那些人,懂得珍惜他們擁有的廣告資產,並且將其發揮到極致,使之成為品牌資產。建立品牌的兩個途徑:一個是遇到了一個bigidea,便好好珍惜,持續保有;另一個則是找到了一個smallidea好好培養,使它成為一個bigidea。以上說的道理很簡單,但卻是太少人做到,因為大多數的人都習慣用改變與突破的偽正義,來滿足喜新厭舊的人性。 全聯福利中心品牌背後的推手們,持續了一致的訊息、一致的風格十年,再次證明「持續」不只是美德,而是持續成功的成功方程式。 -本篇文章摘錄於聯合時報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品牌的技術和藝術: 向廣告鬼才葉明桂學洞察力與故事力》) Griff Bowden Google
- 行銷趨勢

OMO為何在疫情下成為趨勢?

和顧客對話,線上整合線下為何在疫情下成為趨勢? 自疫情來,美國有 1/3 的人用 OMO 這種「線上訂購、線下取貨」的全通路購物服務。從 X 到 Z 世代都喜愛網購。眼前世代的「購物價值觀」正在改變。(麥肯錫) 什麼是 OMO 行銷? OMO(Online Merge Offline)是線上通路結合線下實體商店所發展出的虛實融合策略,指的是由 O2O(online to offline)延伸出的一種「新零售」行銷模式,隨著電子商務和會員經濟的普及,品牌透過線上和線下通路的數據整合,使消費者無論是透過線上購物或是在實體店面完成消費,商家都可以即時地將資訊進行彙整,提供給消費者無縫的購物體驗和客製化的個人推薦,達到精準行銷的效益。 為什麼要做 OMO 轉型? 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O2O (Online To Offline)虛實整合一詞於 2010 年首度被提出,業者藉由網路上的行銷策略來擴展潛在客群,並將其導流至線下實體商店(Brick-and-Motar Store)的策略,舉例來說,推出消費者在線上購買,到店取貨的優惠活動,藉此增加品牌與消費者互動的機會,反之亦然,業者也可以藉由實體門市舉辦的行銷活動,將顧客導流至線上進行消費,舉例來說,服飾店業者可以將至現場試衣的顧客導流至線上購買或是推出線上打卡活動,增加品牌的曝光,最終,達到線上及線下通路雙向匯流客群及累積品牌聲量的效益。 然而,隨著網路商城趨於競爭,以及消費者在購買前的決策複雜度提升,缺乏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數據整合能力,導致業者難以針對消費者的偏好進行個人化推薦,進而降低了顧客對於品牌的黏著度。企業不該侷限在「線上怎麼促銷、線下怎麼推產品」,而是透過數據的應用提供精準行銷的解決方案,「消費者在哪,我們就在哪」的快速、便利全通路經營。 線上和線下資源如何達到? 在智慧型手機普及的世代下,不只提供高效率網速,更將帶領電商進入下一個翻轉時代,不論 PC、手機,在任何裝置上提供的購物方式更多元。利用上述科技所帶來的便利性達成OMO行銷核心: 1.流量不分線上線下 2.門市店員變成地推部隊 3.共用會員系統,提升購物體驗 知名案例: Amazon Amazon 於 1995 年開設網路書店作為進入市場的立基點,爾後,透過多角化跨足至零售產業,至今創造的營收表現已佔美國零售產業 9.7% 的份額,而本文將探究 Amazon 是如何運用 OMO 的新零售策略,一手打造全美最高市佔率的零售帝國。 在網路和實體商店的分際越趨模糊的世代下,Amazon 除了藉由線上商城販售琳琅滿目的熱門產品和長尾商品外,也在近幾年開設了許多的實體商店,其中 Amazon Fresh 為首家運用無人結帳 Just Walk Out 科技的生鮮超市,消費者只要將商品放入智慧購物車(Dash Cart)和掃描 QR Code ...